因此很快他便在虚影网络上找到了一架,适合用来当作母机的无人机。

    这是一架有八只旋翼的八轴航拍遥控直升机,看上去造型就如同一只干干瘦瘦的八角海星。

    中间有个四方型的机舱,用来安放电池和控制器等等设备,机舱八个方向各有一条细细的机臂,展开形成一个米字型,看上去极具科幻风格。

    八条机臂还可以向下折叠,配合上机臂末端的折叠桨,使得整机运输的体积能达到最小化,非常方便运输携带。

    而且这种无人机在飞行状态时也只有一米多点的直径,只要在飞行的时候注意隐藏行迹,应该不容易被人发现。

    加上这架八轴无人机的自重只有不到五公斤的重量,却能装载六公斤的重物飞行,这一点让林晨尤为满意。

    选好母机主体,接下来林晨就开始仔细筛选起体形较小的子机了。

    子机的主要作用是负责跟踪监视目标,需要用体形较小但飞行灵活的机型,而且要能负载一组多种不同功能的摄像头,那样才能实现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跟踪监视。

    于是林晨在翻找了一会之后,最终确定了一种只有半个巴掌大小的四轴飞行器。

    在确定好母机和子机的主体后,他就接着开始考虑起买回来自己进行改装的一些细节问题。

    一个是这些无人机的飞行距离,也就是无人机的最大航程,决定着无人机的最大监控范围。

    他选定的两种机型,都是用电机作为动力,只要将无人机买回来更换上存储电量更大的电池就行。

    当然这些电池必需轻巧,不能超重让无人机无法飞行。

    接着就是无人机的遥控距离问题。

    像他选作为母机的那架无人机,最远遥控距离只有几千米,根本达不到林晨的要求,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他已经想到了一个非常省事又有效的解决办法,那就是用手机代替无人机本来使用的遥控设备。

    然后是操控系统,由于子机的体形小巧,戴不动大量的设备。

    林晨看了下子机的性能参数,简单算了一下便得出在子机上面加装上几只摄像头之后,应该就无法再安装更多的数据处理设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