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顶多是逃避封赏,逃避当兵团长。

    张邺有点无语至极,面对周围乡亲的婆心相劝,有点离了大谱。

    “停停、、、,各位乡亲,先静一静,听我说”

    然而,张邺的喊话直接被忽视。

    老张头不知何时又捡起了丢掉的藤条,一脸严肃的样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往张邺身上抽。

    啊、、、,爹,听我说,啊、、、”

    “啪、、、”的数声,老张头不由分说,只管往他身上抽,怒其不争,道:“静个屁啊,还不快点逃,难道等官府来抓你”。

    在老张头看来,此刻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一旦拖延,儿子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心想,只要儿子能逃脱,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比被抓住强。

    抽打张邺,让他来不及辩解。

    老张头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奈,他深知逃兵罪责重大,一旦被抓,不仅儿子性命难保,整个家庭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忽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只听:“逃?要逃哪里去?老张头,我可见到了你家三娃儿了。逃得了和尚,也逃不了庙。”

    说话的人正是古树村的里正,他听说老张头家的三娃张邺并没有死在战场,不是逃兵又能是什么?

    要知道,在他治下的古树村出现逃兵,乡吏怎能不责罪他。

    众人见到里正的出现,已经知道事情已经毫无转机了,尤其里正还带来了几个手下。

    里正的尖嘴胡锋利如刀,一嘴的镶金牙也盖不住口臭。

    他盯着张邺,一副官老爷的架势道:“逃兵张邺,还不束手就擒,难道你想祸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