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渤听了直皱眉头:“太爷爷,你怎么能在那个时候开枪?不把自己暴露了么?”
老人英气勃发,朗声说道:“哈哈,事情都到了那个地步了,我还会在乎自己的生死么?”
我心里忽然涌起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可能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最终都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根本原因吧。
怜怜叹了口气:“徐老英雄,估计当时你藏身的地方应该离那些鬼子很近。否则,你不可能听得清他们的对话。”
老人骄傲的点点头:“嘿嘿,太近了,近得不足二十米,近得让我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藏得离鬼子这么近都没有被发现,嘿嘿,我们徐家祖传的手段还算厉害吧?”
怜怜的眼睛潮湿了:“你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对么?”
老人很严肃的点点头,继续说道:“当时我枪里的子弹刚打出去,对面的鬼子就开火了,全是王八盒子的声音,我的身上立刻就中了六七发。我无暇多想,翻身打滚躲到了一棵小树的后面,马上就感觉到自己的两腿中了好几枪,今后恐怕是再也无法站起来了。好在两只胳膊还活动自如,我于是就依靠着小树的掩护冷静的观察着周围的敌人,不断的开枪还击。那十来个特务的枪法也都很准,仅仅三五分钟的时间,我就接连中弹,整个左臂也完全不听使唤了。当时我大略的算了一下,除去刚才被我干掉的几个鬼子,对面估计还剩下八九个特务毫发无损,看起来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把他们全都消灭了。我叹了口气,抬起了那只能动的右手,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就在我一咬牙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上面的那个凶僧忽然说话了:‘壮哉,想不到中山王之后,忠烈犹存。嘿嘿,看在定国公徐增寿的面上,我今天保你一命。’凶僧话未说完,就突然的卷起了一道黑烟,刹那间笼住了那八九个鬼子特务,片刻之后,那几个鬼子特务就在剧烈的痛苦中停止了挣扎,一个个浑身发黑,死状可怖。”
我听了轻轻颔首:“看起来,前辈口里的这个凶僧,确实就是朱棣最宠信的那个道衍和尚无疑了,他不但钦佩中山王徐达的勇烈,而且又绝口不提世袭魏国公徐辉祖的名字,却又能看在定国公徐增寿的面子上把你救了。这些都恰好说明了一个问题:他是永乐皇帝朱棣这一边的,而且他又口中自称自己是道衍,看来不会有错。”
老人摇头说道:“非也,非也,这个凶僧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道衍和尚,可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又确实是明成祖身边的那个黑衣宰相姚广孝。唉,此中情由,你还得听我慢慢讲下去。我那时候竟被凶僧的法术惊呆了:抬手之间,毒气漫天,八九个特务立毙其中,这份手段让我心里产生了深深的忌惮,好在听他当时的口气,似是绝对不会帮助日本人,这还多少让我有些放心。那凶僧在放出黑烟的同时,早已伸出大手将那个五花大绑的道士提了过去,他先是看了一眼那个道士,然后又转过头看了看我,缓缓问道:‘告诉我,你是中山王的第几代子孙?’我趴在地上摇了摇头:‘我不是徐达的后人,我的先祖在元朝和明朝的时候做的都是小官,不管是徐达还是徐寿辉,跟我的先祖都扯不上关系。’那凶僧听了连连摇头:‘怎么可能?你不是中山王的后人,又怎么对徐家的这些不传之秘如此熟悉?’我当时已经被枪伤的痛楚折磨得奄奄一息,有气无力的回答道:‘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先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壮候徐晃,或许,或许我和徐达都是他老人家的后人吧。’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前突然一阵发黑,之后就昏了过去。”
老人皱了皱眉,似是回忆起了当时的痛楚,语调也随之变缓:“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了一个密闭的石室之中,身边坐着那个已经被松了绑的道人,他俯下身子一脸关切的看着我:‘你怎么样?能听清我说话么?’我艰难的点了点头,虚弱的说道:‘道长,咱们怎么被关在这了?’道长脸上显出很急迫的样子:‘别说话,你的伤势太重,不要浪费体力。下面,不管我说什么,你听懂了就点头,不明白就摇头,能做到么?’见我点了点头,那道人继续开口说道:‘我刚才起了一卦,你我之间有大渊源,你叫徐世良,江湖上人称长虹贯日,对吧?’我轻轻点头,那道人又继续说道:‘我刚才为你起了一卦,卦象大凶。即使我使用道术帮你破解,也仍有一个甲子以上的囚困之厄。六十几年以后,当有云南沐王的后人出现并助你脱难,再往后的事,我就推算不出来了。’我当时听了非常疑惑,因为这道人的话实在让我难以相信:六十多年以后,我都一百多岁了,按我现在的伤势,又怎么可能活到那个时候?于是我缓缓抬头,轻声说道:‘道长,我没听错吧?要等六十几年?’道人缓缓点头:‘这里面牵涉甚大,一句半句也跟你说不清楚,事情的起因还要归咎于三国时期的你的那位祖上,他奉曹操之命参与了一起盗墓活动,一切的因果早在那时就已经种下了。’”
说到这里,老人缓缓转过头来,十分严肃的看着我:“沐家小爷,想必你也知晓夏侯瀛和郭虎盗掘魏武侯墓葬的故事吧?”
我听了一愣,情不自禁的再次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的那个故事,故事讲的就是徐晃和郭虎、夏侯瀛一起挖掘了一座魏国王候的大墓。对了,最后还有一个更牛笔的人物出现,就是号称第三代天师的据说早已经成了仙的那个西川张鲁。
想到这里,我一脸茫然地点了点头:“听过,不过我听到的这个故事过于神话,所以我一直认为这只不过就是一个故事而已,不是真的。”
老人仰首向天,怅怅的说道:“它是真的,而且千真万确。只是过去的年代太久远了,久远到已经几乎没人记得了。唉,算起来这件事都过去一千八百年了,是该有个了结了。”
在老人的叹息声中,我忽然隐隐的听到了一阵铁链摇曳的声音。
“来了,终于来了,只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快。”老人的嘴唇一哆嗦,情不自禁的又伸出手去摸徐渤的头发:“徐渤,渤儿,这个名字起得挺好。只是,唉……真是天意啊,没想到我后人的名字里竟然也带了一个水字边。”
怜怜也跟着叹息一声道:“我再着急也没用,他们还是不等你说完就来了,难道这也是天意?”
老人英气勃发,朗声说道:“哈哈,事情都到了那个地步了,我还会在乎自己的生死么?”
我心里忽然涌起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可能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最终都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根本原因吧。
怜怜叹了口气:“徐老英雄,估计当时你藏身的地方应该离那些鬼子很近。否则,你不可能听得清他们的对话。”
老人骄傲的点点头:“嘿嘿,太近了,近得不足二十米,近得让我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藏得离鬼子这么近都没有被发现,嘿嘿,我们徐家祖传的手段还算厉害吧?”
怜怜的眼睛潮湿了:“你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对么?”
老人很严肃的点点头,继续说道:“当时我枪里的子弹刚打出去,对面的鬼子就开火了,全是王八盒子的声音,我的身上立刻就中了六七发。我无暇多想,翻身打滚躲到了一棵小树的后面,马上就感觉到自己的两腿中了好几枪,今后恐怕是再也无法站起来了。好在两只胳膊还活动自如,我于是就依靠着小树的掩护冷静的观察着周围的敌人,不断的开枪还击。那十来个特务的枪法也都很准,仅仅三五分钟的时间,我就接连中弹,整个左臂也完全不听使唤了。当时我大略的算了一下,除去刚才被我干掉的几个鬼子,对面估计还剩下八九个特务毫发无损,看起来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把他们全都消灭了。我叹了口气,抬起了那只能动的右手,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就在我一咬牙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上面的那个凶僧忽然说话了:‘壮哉,想不到中山王之后,忠烈犹存。嘿嘿,看在定国公徐增寿的面上,我今天保你一命。’凶僧话未说完,就突然的卷起了一道黑烟,刹那间笼住了那八九个鬼子特务,片刻之后,那几个鬼子特务就在剧烈的痛苦中停止了挣扎,一个个浑身发黑,死状可怖。”
我听了轻轻颔首:“看起来,前辈口里的这个凶僧,确实就是朱棣最宠信的那个道衍和尚无疑了,他不但钦佩中山王徐达的勇烈,而且又绝口不提世袭魏国公徐辉祖的名字,却又能看在定国公徐增寿的面子上把你救了。这些都恰好说明了一个问题:他是永乐皇帝朱棣这一边的,而且他又口中自称自己是道衍,看来不会有错。”
老人摇头说道:“非也,非也,这个凶僧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道衍和尚,可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又确实是明成祖身边的那个黑衣宰相姚广孝。唉,此中情由,你还得听我慢慢讲下去。我那时候竟被凶僧的法术惊呆了:抬手之间,毒气漫天,八九个特务立毙其中,这份手段让我心里产生了深深的忌惮,好在听他当时的口气,似是绝对不会帮助日本人,这还多少让我有些放心。那凶僧在放出黑烟的同时,早已伸出大手将那个五花大绑的道士提了过去,他先是看了一眼那个道士,然后又转过头看了看我,缓缓问道:‘告诉我,你是中山王的第几代子孙?’我趴在地上摇了摇头:‘我不是徐达的后人,我的先祖在元朝和明朝的时候做的都是小官,不管是徐达还是徐寿辉,跟我的先祖都扯不上关系。’那凶僧听了连连摇头:‘怎么可能?你不是中山王的后人,又怎么对徐家的这些不传之秘如此熟悉?’我当时已经被枪伤的痛楚折磨得奄奄一息,有气无力的回答道:‘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先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壮候徐晃,或许,或许我和徐达都是他老人家的后人吧。’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前突然一阵发黑,之后就昏了过去。”
老人皱了皱眉,似是回忆起了当时的痛楚,语调也随之变缓:“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了一个密闭的石室之中,身边坐着那个已经被松了绑的道人,他俯下身子一脸关切的看着我:‘你怎么样?能听清我说话么?’我艰难的点了点头,虚弱的说道:‘道长,咱们怎么被关在这了?’道长脸上显出很急迫的样子:‘别说话,你的伤势太重,不要浪费体力。下面,不管我说什么,你听懂了就点头,不明白就摇头,能做到么?’见我点了点头,那道人继续开口说道:‘我刚才起了一卦,你我之间有大渊源,你叫徐世良,江湖上人称长虹贯日,对吧?’我轻轻点头,那道人又继续说道:‘我刚才为你起了一卦,卦象大凶。即使我使用道术帮你破解,也仍有一个甲子以上的囚困之厄。六十几年以后,当有云南沐王的后人出现并助你脱难,再往后的事,我就推算不出来了。’我当时听了非常疑惑,因为这道人的话实在让我难以相信:六十多年以后,我都一百多岁了,按我现在的伤势,又怎么可能活到那个时候?于是我缓缓抬头,轻声说道:‘道长,我没听错吧?要等六十几年?’道人缓缓点头:‘这里面牵涉甚大,一句半句也跟你说不清楚,事情的起因还要归咎于三国时期的你的那位祖上,他奉曹操之命参与了一起盗墓活动,一切的因果早在那时就已经种下了。’”
说到这里,老人缓缓转过头来,十分严肃的看着我:“沐家小爷,想必你也知晓夏侯瀛和郭虎盗掘魏武侯墓葬的故事吧?”
我听了一愣,情不自禁的再次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的那个故事,故事讲的就是徐晃和郭虎、夏侯瀛一起挖掘了一座魏国王候的大墓。对了,最后还有一个更牛笔的人物出现,就是号称第三代天师的据说早已经成了仙的那个西川张鲁。
想到这里,我一脸茫然地点了点头:“听过,不过我听到的这个故事过于神话,所以我一直认为这只不过就是一个故事而已,不是真的。”
老人仰首向天,怅怅的说道:“它是真的,而且千真万确。只是过去的年代太久远了,久远到已经几乎没人记得了。唉,算起来这件事都过去一千八百年了,是该有个了结了。”
在老人的叹息声中,我忽然隐隐的听到了一阵铁链摇曳的声音。
“来了,终于来了,只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快。”老人的嘴唇一哆嗦,情不自禁的又伸出手去摸徐渤的头发:“徐渤,渤儿,这个名字起得挺好。只是,唉……真是天意啊,没想到我后人的名字里竟然也带了一个水字边。”
怜怜也跟着叹息一声道:“我再着急也没用,他们还是不等你说完就来了,难道这也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