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哪儿哪儿都在赞美大皇子(2/4)
陆夫人道:“那是们经的事少,等以后们在京城呆的时间长了,许多事情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薛双双道:“京城这地方跟我们乡下不太一样,很多规矩我也不懂,还要母亲多指导才行。”
“要是万一犯了什么不该犯的错,丢脸事少,万一给候府,给父亲母亲惹来麻烦就不好了。”
这话说得温和恭谦,又一心为候府考虑,陆夫人听了心里十分熨帖,道:“和湛儿两个都是好孩子,母亲相信们行事自有分寸。”
“有什么不懂的,或者不好办的事,只管来寻我。”
“就算真有什么麻烦也不怕,永宁候府还真不怕麻烦。”
薛双双笑眯眯道:“谢谢母亲!”
陆夫人在小院子里坐了一会儿,最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薛双双给她出了“替大皇子歌功颂德”的主意,剩下的事情,就不用姜湛和薛双双操心了。
以永宁候府在京城几十年的经营,找人传播消息这种小事简直不值一提,没过几天,整个京城的风向都变了。
哪儿哪儿都在赞美大皇子。
就连坐在街边小摊吃馄饨的,都能说上一嘴,邻居家的四老爷的外甥的八大姑的亲家的二小子的东家的小舅子那个村,当年有人欺男霸女,是大皇子明察秋毫,严惩恶霸,才让当地村民过了好日子。
又有人说,年前某地年景不好,遇上大旱,是大皇子体恤民情,帮他们免了税赋,给了他们一条活路,不至于活不下去,大皇子就是老天爷派来解救老百姓的活菩萨。
更有人说,当年大皇子出生的时候,就天降祥瑞,南边地动都停了,一看就是身带真龙之气,不然哪能镇得住地动?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原本还想根据原计划,继续说永宁候的丰功伟绩,谁曾想不过起了个头,底下就是一片唱倒彩的声音,要求说书先生讲大皇子的事。
说书先生推脱不知道大皇子的事迹,就被人赶下台:连大皇子做的好事善事都不知道、都说不出来,还有脸在这儿说书?
大皇子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薛双双道:“京城这地方跟我们乡下不太一样,很多规矩我也不懂,还要母亲多指导才行。”
“要是万一犯了什么不该犯的错,丢脸事少,万一给候府,给父亲母亲惹来麻烦就不好了。”
这话说得温和恭谦,又一心为候府考虑,陆夫人听了心里十分熨帖,道:“和湛儿两个都是好孩子,母亲相信们行事自有分寸。”
“有什么不懂的,或者不好办的事,只管来寻我。”
“就算真有什么麻烦也不怕,永宁候府还真不怕麻烦。”
薛双双笑眯眯道:“谢谢母亲!”
陆夫人在小院子里坐了一会儿,最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薛双双给她出了“替大皇子歌功颂德”的主意,剩下的事情,就不用姜湛和薛双双操心了。
以永宁候府在京城几十年的经营,找人传播消息这种小事简直不值一提,没过几天,整个京城的风向都变了。
哪儿哪儿都在赞美大皇子。
就连坐在街边小摊吃馄饨的,都能说上一嘴,邻居家的四老爷的外甥的八大姑的亲家的二小子的东家的小舅子那个村,当年有人欺男霸女,是大皇子明察秋毫,严惩恶霸,才让当地村民过了好日子。
又有人说,年前某地年景不好,遇上大旱,是大皇子体恤民情,帮他们免了税赋,给了他们一条活路,不至于活不下去,大皇子就是老天爷派来解救老百姓的活菩萨。
更有人说,当年大皇子出生的时候,就天降祥瑞,南边地动都停了,一看就是身带真龙之气,不然哪能镇得住地动?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原本还想根据原计划,继续说永宁候的丰功伟绩,谁曾想不过起了个头,底下就是一片唱倒彩的声音,要求说书先生讲大皇子的事。
说书先生推脱不知道大皇子的事迹,就被人赶下台:连大皇子做的好事善事都不知道、都说不出来,还有脸在这儿说书?
大皇子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