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今日是那七夕佳节,原是那牛郎织女相会之日,不若今日我们就以姻缘为题作诗几首,就按着座位顺序来,下一个人接上即可,若是作不出,自罚三杯,诸位意下如何”这说话的人名唤崔文奕,是江宁城中有名的才子,去年还中了秀才,据说今年正等着考进士。

    “这样也好,不然光喝委实也有些枯燥。”云锦瑜却是认真思索了起来,觉得可行。

    众人一看第一才子都这样说了,顿时满座皆是附和之词。

    而且众人也只是想在此七夕佳节收获佳人芳心,正好也遂了崔文奕的意。

    “云公子所言极是,恰逢今日在这谢家举办这个七夕灯会,这谢老爷也是远近闻名的文人,不若就由他来为我们指点一番?”底下不知是谁先开启了这个头。

    “谢老爷的诗文在这江南出了名的。”

    “就是,就是。”

    见众人话都说到这份上,谢天阳也不好推脱。

    “既然如此,老夫也就当一回学堂的先生,给诸位指导一二,万望诸位不要嫌弃老夫才疏学浅。”虽是谢天阳原就想当这个评审,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还是要谦虚一下的。

    “好,那在下先来。”崔文奕迫不及待的想表现自己,赶忙站起身来,划开折扇。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这首诗是崔文奕准备了很久才确定的一首诗,想必定引起谢家小姐的青睐。

    “此诗犹可,只是略有深意,用于此情此景怕是有些不妥。”谢天阳摸了摸胡子淡淡的说道。

    虽是夸赞之言,但笑意却未及眼底。

    这诗文原意是乞求聪慧、智巧,但人间的巧已经多的惊人了,不只是有行善的巧,也是有行恶的巧,巧取豪夺、繁复、杂多而又绞尽脑汁的勾心斗角,已经为这层巧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莫非这崔文奕知晓了自己有意将大女儿许配给江南第一才子云锦瑜,借此来暗讽自己?谢天阳不由得面含深意的看了眼崔文奕。

    这崔文奕却跟没事人一样的,依旧笑脸吟吟的看着谢天阳,倒是让谢天阳没办法动怒。

    这一圈一圈的转着,很快就轮到了谢悠若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