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处于什么原因,可能是桔子科技有了点起色,又或是看在弟子徐成晓的面子,在去年底就开始撮合双方的科研合作。

    现在的桔子科技在技术领域其实也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所以双方能达成合作还是多亏了倪广南的撮合。

    “你去吧,我到时候会让周国利和你一起出席。”有了两位公司高管,这样一来就不会给对方不尊重的感觉。相反,江桥现阶段代表桔子科技出现在这些技术大拿面前才会让对方看轻。

    别说外面了,包括公司里都有许多技术人员对江桥不太感冒,无他,门外汉几个字就够了。

    江桥在悦听系,在市场营销部等人的眼里是很牛批,但在这些技术理工男眼里就那样。

    包括今天江桥否决了上线3G手机,这些技术骨干心里其实是不太乐意的。

    顺便说一下目前桔子科技这边技术骨干的成分。

    桔子系的技术人员大概在150人左右,平均年龄27岁,包括徐成晓也才刚刚40出头。整体而言,呈年轻化趋势。

    而年轻人除了有朝气,有干劲,更多的还有热血,容易上头,迫切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不太愿意搞些小打小闹。

    在很多技术人员心里,贴牌手机实在算不上什么科技技术,在他们看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3G才是他们奋斗的方向。

    还有江桥的年龄,怎么看他也不到25岁,都说同行是冤家,而见不得同龄人比自己更优秀却是更大的矛盾体,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内心真实感受。

    徐成晓点点头又道:“还有个事,”说着看了眼江桥,略带郑重道:“台岛联发科那边推出了新的一系列处理器解决方案。”

    听到这话江桥脸色一沉,问道:“刚才怎么没在会议上提出来?”前世联发科可是大名鼎鼎,类似天宇这样的“三无”手机厂商之所以能起来,靠的就是联发科。

    联发科确实有能力,眼光很毒,联发科将目光瞄准了手机,因为这时候的手机的开发可是鬼畜的很,CPU是CPU,基带是基带,解码器是解码器,为了支持拍照功能还得弄上图像处理器,弄一个手机要采购数十种芯片。而且现在的芯片厂商只会提供给你硬件的技术资料,剩下的,要做成什么东西就得靠相关企业自己开发,然后手机厂商再去采购,这样一来成本蹭蹭往上涨,这导致了手机的开发市场长,成本高。

    而联发科在硬件上将手机核心的芯片整个在一起,在软件上将芯片和软件结合在一起,甚至是推出公版PCB,同时将市场瞄准需求大的低端市场,于是一下子就将手机的开发门槛拉下了好几个台阶,一时间做手机就好像和开餐馆一样简单。

    这就造就了国内手机厂商再度崛起。

    得益于联发科廉价的一体化方案,这个时候鹏城众多的名不见经传的电子厂们纷纷投入造手机的行列,弄个公版模具,随便弄个名字,一个手机就诞生了。因此前世的这些山寨机们又叫做“杂牌机”,凭借着低廉的手机,这一堆叫不出名字的手机,还是在国内市场上拥有不少的份额。依靠山寨机夺得手机芯片市场的半壁江山的联发科也因此得到了一个不大光彩的名头“山寨机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