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大雪(2/3)
大雪又接连下了五天,京城外,受灾的百姓越来越多,宸帝吩咐人,就在京城外,搭建了可以临时住人的帐子,毕竟全部进到京城中,有些不太现实。
苏清宁给沈家人写了信,让舅母沈李氏带人,去京城外搭建施粥棚,如此一来,暂时安顿在京城外的百姓,有住的地方,也有吃喝可以保障。
所有的费用,都是苏清宁从自己的私库里出,这些事情,宸帝是知道的,他很感动于苏清宁对他的支持。
知晓皇后动用自己的私库,去城外施粥,让百姓们不挨饿,后宫里的妃嫔们,也纷纷动员起来,这让苏清宁没有想到。
不仅如此,她们也纷纷给家里人写信,于是在朝堂之上,不少官员都捐献了银子,来帮助受灾的百姓。
有了后宫妃嫔以及朝中大臣们的捐赠,许多事情也就容易多了。
大雪终于停了下来,天开始放晴,可毕竟冷了,所以融化不了多少。
京城外堆积了大量的积雪,苏清宁询问宸帝,知晓并非所有地方,都下了大雪。
有的地区一直干旱着,盼望着能下几场大雪,不然等到开了春,地里的庄稼都不容易生长。
“皇上,我觉得,可以派人,将京城的积雪,送到那些缺水的地方去。”苏清宁思虑之后,给宸帝出了主意。
“把雪运出去?”这一点,宸帝从未想过,之前早朝的时候,曾有官员提出,要处理那些积雪。
毕竟积雪太多,眼下不会融化,又不知道是否还会继续下雪,这些雪若是一直堆积着,不仅没办法帮助百姓将家园重建,更容易在开春的时候,发生灾患。
“恩,不是说,有些地方缺水吗?不仅如此,下雪也少,他们那边跟京城一样,如今都冷着,那就派人,将大部分积雪运出去,放在他们的地里。”
眼下地里什么都没有,将雪运过去,放在地里,等到开春的时候,雪融化成水,进到地中,那时候烧一下地,让地暖了,就可以种庄稼了。
如此,既解决了京城外积雪太多的问题,又能解决个别地方缺水的问题。
听苏清宁说完,宸帝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靠谱,如今天冷,那些积雪运出去,也不会融化,每个地方都运一些,京城外留下一部分,以防之后少雪。
“等明天上朝,朕跟朝臣们商量一下,若是可行,便按照你说的做。”这件事,是必须要跟朝臣们说的,到时候派出合适的人,押送积雪到需要的各地。
苏清宁给沈家人写了信,让舅母沈李氏带人,去京城外搭建施粥棚,如此一来,暂时安顿在京城外的百姓,有住的地方,也有吃喝可以保障。
所有的费用,都是苏清宁从自己的私库里出,这些事情,宸帝是知道的,他很感动于苏清宁对他的支持。
知晓皇后动用自己的私库,去城外施粥,让百姓们不挨饿,后宫里的妃嫔们,也纷纷动员起来,这让苏清宁没有想到。
不仅如此,她们也纷纷给家里人写信,于是在朝堂之上,不少官员都捐献了银子,来帮助受灾的百姓。
有了后宫妃嫔以及朝中大臣们的捐赠,许多事情也就容易多了。
大雪终于停了下来,天开始放晴,可毕竟冷了,所以融化不了多少。
京城外堆积了大量的积雪,苏清宁询问宸帝,知晓并非所有地方,都下了大雪。
有的地区一直干旱着,盼望着能下几场大雪,不然等到开了春,地里的庄稼都不容易生长。
“皇上,我觉得,可以派人,将京城的积雪,送到那些缺水的地方去。”苏清宁思虑之后,给宸帝出了主意。
“把雪运出去?”这一点,宸帝从未想过,之前早朝的时候,曾有官员提出,要处理那些积雪。
毕竟积雪太多,眼下不会融化,又不知道是否还会继续下雪,这些雪若是一直堆积着,不仅没办法帮助百姓将家园重建,更容易在开春的时候,发生灾患。
“恩,不是说,有些地方缺水吗?不仅如此,下雪也少,他们那边跟京城一样,如今都冷着,那就派人,将大部分积雪运出去,放在他们的地里。”
眼下地里什么都没有,将雪运过去,放在地里,等到开春的时候,雪融化成水,进到地中,那时候烧一下地,让地暖了,就可以种庄稼了。
如此,既解决了京城外积雪太多的问题,又能解决个别地方缺水的问题。
听苏清宁说完,宸帝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靠谱,如今天冷,那些积雪运出去,也不会融化,每个地方都运一些,京城外留下一部分,以防之后少雪。
“等明天上朝,朕跟朝臣们商量一下,若是可行,便按照你说的做。”这件事,是必须要跟朝臣们说的,到时候派出合适的人,押送积雪到需要的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