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成本,大概是每发子弹,三十文铜钱,即便大量生产,大概也就只能压低到二十文铜钱以下……主要还是黑火药的材料难寻,制作成本高。”

    刚刚那一段时间,算上燧发枪和火铳,神机营就打出去了五千发子弹。

    按每发子弹三十文计算,这就是一百五十两银子。

    相当于十个边军,一年的军饷了。

    发展火器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要烧掉的银子不计其数。

    难怪这么多年以来,神机营的规模始终不大,这完全就是因为大明的财政情况,养不起这么一支吞金军队。

    但好在,现在的大明皇帝是朱祐樘。

    朱祐樘不仅会赚银子,登基短短两年,便给内帑攒下了三千多万两白银。

    他还会节约银子,用后世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朱祐樘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会,便说道:“若是集中建设工厂,每一个厂只生产一种燧发枪上的零部件,最后集中送往工部进行组装。”

    “并且工部的工匠们,每人也只负责组装一部分,组装完成后,一并交由下一位工匠组装下一部分,依次类推。”

    “这样的话,成本可以降到多少?产量又能提高多少?”

    朱祐樘的话不是很好理解,但贾俊只是听了一遍,便明白了朱祐樘话里的意思。

    他先是低着头,皱着眉,细细思索了一番。

    随后思绪豁然开朗,越想越兴奋,心中对朱祐樘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滔滔不绝。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

    “这样一来,每一发燧发枪的成本,甚至能控制在十两银子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