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出大事了!
“这座山上不是玉髓吗?怎么会是青白玉?!”“这两种宝石怎么会出现在同一座山上?!这不科学啊?”“原来张海云没有认错,他笔记本上写的都是真的!”“......”一瞬间,几十上百个念头在张伟脑中略过。果然,他还是低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下肯定是经过了非常复杂的地质运动,才会最终把玉石和玉髓。这两种根本就不在同一层的地壳层里形成的宝石,给送到了同一座山上。同一座山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宝石矿产,这还是张伟从赶山找矿以来第一次遇到的情况。这种小概率的事件,没想到今天就让自己给遇到了。同时汇聚两种大自然造就的宝贝,这座山可以说是真正的宝山了。要是放在那些玄幻小说里,这座山妥妥的洞天福地啊!这个发现让张伟心怦怦直跳,思维猛地活跃了起来。但惊喜还没结束,张伟突然感觉到一阵失重感。这让他一个心悸,下意识的抓紧了手上的绳索。人一下子从思想中回到了现实。刚才太高兴,竟然没注意手上抓着绳索的力道越来越小,差点没躺下去。这里可是二十多米的山上,而且坡度非常大。要是真躺了下去,那很可能就会一直往下滚,不刚好遇到结实点的树都停不下来。恐怕有生命危险。张伟深吸一口气,压下后怕,用力又往上抓了抓,把身体的角度调整到接近直立的状态。再次确认了山体内石头的材质。确信,还真是青白玉。要知道青白玉的价值要比玉髓高好多倍,可以说这块青白玉原石的出现一下子就增大了这座山的含金量。这座原石属于薄皮壳玉石,大概有马克杯那么大,经过鉴定,张伟肯定它能达到A级品质。这么大一块A级品质的青白玉,起码能卖到二十多万的。就这个价值,刚才发现的所有玉髓加起来再乘以三,都没这个价值高。“不知道,其他地方还会不会有青白玉?”张伟四处看了看,面带期待。如果含量高的话,那这座山的价值可要比他之前发现的所有矿价值都高的。甚至如果自己采石场下面的那个金矿储量小的话,那个金矿也能比过。而且看目前山体里的玉石明显是没被开发过的状态,上来就发现了个薄皮壳的玉石。按照张伟的经验,没开采过的玉石矿里,薄皮壳玉石的占比可是不少的,甚至比厚皮壳的还要多。这种情况下,自己爷爷留下来的和后面在武县买下来的那座玉石矿都没这个值钱的。当然,之前的前提还是储量。具体什么储量,只有自己探查完整座山才能知道。当然,探查之前其实是可以略微分析一点的。一般来讲,玉石的行层底层是要比玉髓靠下的。当然,也有玉髓是比较靠下的,但常见的玉髓形成底层都不是特别深的。那刚才玉髓分布比较分散的情况其实就能了解了。玉髓很可能就是被深层底层中隆起的玉石层给冲散的。而玉石层深度更高,所以承受的地壳压力就更大。压力越大的地层那相互之间就越紧密。还拿蛋糕来打比方的话。蛋糕是由外层一层层的奶油和一层层的水果以及一层层的面包构成的。玉髓形成的地层深度就像是蛋糕的奶油或者水果层。而玉石通常会在面包层。所以一个面包被猛地挤压的时候,通常密度低的奶油和水果会四处飞溅。但面包顶多是被挤烂,却极少情况下会被挤碎。这也就意味着,大压力造就的更致密的玉石层,上升过程中更不容易被巨大的地壳撞击力量撕碎。当然她可能会被挤烂,但很难能达到玉髓的那个分散程度。这就说明,自己现在发现了一块玉石,那附近肯定还会有!这么想着张伟视线快如透入地层,在那块玉石下方继续向下探查。果然,几乎就是在他透视范围的极限处,他又发现了一块玉石。这个发现让张伟非常振奋。看来,自己的设想都是对的。这座山里,很可能是有一条玉石矿脉的。有了这个想法,张伟毫不迟疑的快速探查了起来。在第三层的剩余没探查的地方,张伟又发现了玉石和玉髓。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这只是在山顶附近。山腰和底部可是有更大面积的山体的。那里可是能藏得下更多的玉石和玉髓的。张伟就这样在激动的情绪下,快速的往下探查着。他的心情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探查效率。随着视线快速的在地下探查,不到三个小时张伟就已经来到了山脚处。踩到了平坦的地面,张伟长出了一口气。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终于从陡峭的山坡上成功下来了。而是因为在山腰附近的巨大发现。总结来说就是,这座山是越到山顶位置,玉石和玉髓都分布的越少。越往下,这两种宝石都分布的越密集。到了靠近底部的山腰附近的时候,宝石多到张伟都要看花眼的地步了。,再往下,因为山体厚度的增加,超过了张伟的探查范围极限,就看不到了。而且还有个有趣的现象,越往上,玉石埋藏的深度通常比玉髓浅。到大概山腰位置的时候,两种宝石的埋藏深度大概就差不多了。再往下,玉石反而又埋的比玉髓深了。这一点也跟张伟之前猜想的那个情况一样。本来处在更深底层的玉石层,在隆起过程中冲散了玉髓层,然后以更快的速度向上冲。最后到了地面以上的时候,变得比玉髓层更浅了。按照整座山上宝贝的分布密度来看,玉髓和玉石层都是各自矿脉的一部分。它们消失在自己透视范围尽头的密度依然很大,而且密度还有增加趋势就是个证明。这座山里的宝石,只是各自主矿脉的一个小分支而已。就像是一条大河往下越分越多的支流一样。真正的大头,都在地下呢。“这座山价值太大了,必须要拿下!”张伟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同时自然的就想到了接下来的问题。怎么才能从泊西村村民手里承包下来。这个问题并不好解答。就在张伟准备好好想想的时候,电话突然猛的响了起来。张伟一看,是张若语打来的,连忙接听。刚一接听,张若语充满焦虑的哭声就从里面传了出来。“小伟,你在哪儿小伟,出事了,出事了呀!”张伟咯噔一下,连忙询问。“咋啦小姑,你慢点说,别激动。”“小婵,小婵她们不见了,老校长家的房子,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