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过后,朱楷暂时收敛了心思,不敢再有妄动。但他心中对于皇位的渴望,并未因此熄灭。

    王氏在旁宽慰道:“王爷,此番虽受了些挫折,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朱楷一脸阴沉,道:“本王不甘心,明明只差一步。”

    顾文也进言道:“王爷,当下需忍辱负重,静待时机。”

    与此同时,朱标因这件事对朱楷的防备愈发森严,时常派人暗中监视朱楷的一举一动。

    一日,朱楷在花园中散步,对着顾文小声说道:“如此下去,本王永无出头之日。”

    顾文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道:“王爷,不如我们佯装放弃争权,麻痹太子。”

    朱楷微微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随后的日子里,朱楷开始沉迷于诗词书画,对政事不闻不问。

    朱标听闻此事,心中虽仍有疑虑,但也稍稍放松了对朱楷的警惕。

    可朱楷私下里仍与顾文秘密谋画。

    顾文道:“王爷,如今太子对您的监视有所松懈,我们可以重新布局。”

    朱楷道:“但要做得滴水不漏,不能再让太子察觉。”

    就在他们准备有所行动之时,边疆又起战事。

    朝堂之上,大臣们争论不休,不知该派何人出征。

    朱楷挺身而出,道:“父皇,儿臣愿再次为大明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