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数日后复阅,才心服而纳谏,并对其加以褒答,5月,署刑部右侍郎,10月,充顺天武乡试正考官。

      咸丰二年正月,曾国藩署吏部左侍郎,6月,充江西乡试正考官,途中因母丧归家。

      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

      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11月,清政府命令曾国藩和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团练。

    谷</span>  咸丰三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并清廷上书征用了还只是都司的塔齐布。

      8月,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在团练湘勇期间,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并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

      咸丰四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

      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命褚汝航为水军统领,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率大小船舰240艘,水陆大军17000人,挥师东下,3月,岳州战事不利。

      4月,在靖港水战中又被太平军石祥贞部击败,曾国藩愤而投水自尽,幸被幕僚章寿麟所救。

      因战事不利,曾国藩得旨革职,此时,塔齐布与守备杨载福、知县彭玉麟带领陆军攻克湘潭,7月25日,曾国藩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

      击杀太平军曾天养,并攻克城陵矶,因功赏三品顶戴,10月14日,取武昌、汉阳,因功赏二品顶戴,署湖北巡抚,赏戴花翎。

      因曾国藩努力推辞,而赏兵部侍郎衔,12月2日,攻陷田家镇,杀敌数万,焚舟五千,进围九江,因调度有方,赏穿黄马褂。

      咸丰五年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于湖口,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跳船得免,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

      曾国藩愤怒至极,打算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曾国藩派李孟群、彭玉麟、胡林翼支援武昌,而自己亲自到江西招兵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