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让朕处罚主持新政的范大相公,朕本来就对不起他们,如何还愿意处罚他们。

    不过范大相公等人理解朕的难处,好多人都自请贬黜。”

    官家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赵兴也安静的听着没有打扰。

    说到这里,官家停了下来,自嘲道:“也或许他们是对朕失望了吧。”

    赵兴依旧没有说话,这件事其实真说不好谁对谁错。

    父皇有错么?

    肯定是有的,错在立场不够坚定,错在没有预估到改革会引起的动荡。

    父皇说他立志做一个明君,在赵兴看来,父皇心里对明君的定义,其实是能够守好祖宗留下的基业。

    简单来说就是大宋的江山。

    改革是为了稳定大宋的统治,叫停也是一样。

    在他看来,改革的代价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那么自然没有改革的必要了。

    从这些方面来说,他肯定是错的。

    但是那次改革本就过于仓促,问题很多。

    叫停其实不算错。

    真要坚持下去,弊端之会更大。

    因为一开始改革的方向就错了。

    大宋弊端很多,而当时最急迫的便是解决缺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