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锴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眉宇间流露出几分无奈与自责:

    “督公,实不相瞒,我心中实有不愿,此举实在有违斯文之道。”

    李霖哈哈一笑,道:“锴兄,你我都知,这官场之上,人情世故在所难免。对了,你可曾听说过那名声大噪的寒江山人?”

    李锴点头道:“督公提及此人,我岂能不知?此人近日在沅江茶楼讲学,因其往年都能压中考题,吸引了无数士子与百姓前往聆听,场面蔚为壮观,几乎是人山人海。”

    李霖眼中闪过一抹好奇之色,笑道:

    “哦?如此说来,这寒江山人确有过人之处。锴兄,不如我们一同前往,听听他究竟有何高论,如何?”

    李锴拱手应道:“督公既有此雅兴,我岂敢不从?”

    沅江茶楼。

    茶楼内,更是座无虚席,人声鼎沸。

    到处都是读书人和学子。

    在一座高台上,一位身着灰白道袍的老者鹤立鸡群,他的头发虽已斑白,却精神矍铄,此刻正在高谈阔论。

    李锴对李霖轻声介绍道:“督公,那便是寒江山人了,在京城之中,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他讲学风趣幽默,又能一针见血指出学问真谛,故而深得士子与百姓的爱戴。督公何故对此人感兴趣。”

    李霖压低声音,说道:“锴兄,我对此人感兴趣,并非仅因其在士子间的威望。而杜康昨日告知我,他曾见过部分考题,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考题竟与寒江山人近期押中的考题不谋而合。”

    李锴闻言,脸色微变,轻声问道:“督公,您怀疑……有人暗中向他泄露了考题?”

    李霖轻轻摇头,眉头紧锁,道:“毕竟,我身为本次科举的主考官,若真有泄露之事发生,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突然,一道熟悉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