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在少一个人的情况下,还是增派了进攻人手,试图能尽快地扳回一分。

    在中国球迷看来,场上局势好像一下子发生了变化,十人的新西兰队竟然渐渐地拿回了主动权。虽然没有什么绝对机会,但场面上看起来中国队有点被动。

    别说是球迷,就是殷铁生在场下看着,都觉得有点心慌,自己这下不会是玩大了吧。真要被新西兰队进上一个球,这后面可就不好说了。

    第67分钟,新西兰队的一次进攻,不知不觉间,他们只留下了两个后卫一个后腰在本方半场,其他人都进入了中国队的半场。

    边前卫埃利奥在和斯科特的一次撞墙式配合后,突破了中国队的边路防守。新西兰队的其他球员一看机会来了,一窝蜂地冲向了中国队的禁区。

    董卓从他的“上帝视角”看过去,新西兰的后防和前场之间已经出现了一条明显的断层。他没有回去参与防守,而是站在这个断层的位置,伺机而动。

    埃利奥突入纵深后,在中国队防守上来之前,起脚传中。邱胜佟准确地判断出皮球的飞行路线,出击稳稳将球摘下,快速手抛球发动反击。

    球抛到了周海兵脚下,中国队的前场队员快速向前冲去,将新西兰队的防守队员彻底拉开。

    周海兵抬头看了一眼,队长郑郅的跑位并不是很好,还在跟对方的后腰纠缠之中。他放弃了将球通过郑郅中转发动进攻的打算,而是直接将球传到了更贴近对方后防线的董卓脚下。

    董卓接球后将球往前一磕,一个转身就已是正面面对新西兰的两名中后卫。这次,他已经是中国队突在最前面的球员了,如果再传的就只能往回。

    所以董卓没有再管其他人,选择了直接带球突破!

    新西兰的两名中卫一边后退,一边观察董卓的动作。应该来说,这两人互相之间的距离还是保持得不错的,随时准备着合围断下董卓的球。

    可他们惊恐地发现,董卓带球跑的速度完全跟无球状态下没有区别,球对他来说就好像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附属物一样。

    这种判断的失误让他们合围的时机出现了偏差。当他们关门的瞬间,董卓刚好一脚将皮球从两人之间趟了过去,然后紧跟着的便是他的身体。

    两名后卫只感觉一阵风从他们中间穿过,眼前便已经失去了董卓的身影。

    现场球迷都已经激动地站了起来,这球过去就是一个直接面对门将的单刀啊!但在他们看来,董卓的这脚球趟得有些大,貌似正在出击的门将会先于他踢到皮球。

    可他们忘了,这个球跟上半场结束前的场景何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和董卓赛跑的人从斯科特变成了门将斯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