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还放着一件灰扑扑的外袍,像是被刻意留下来的。质料很普通,但还算厚实,诸葛亮化形后正好能穿,往身上一套,袍子松松垮垮地垂下来,堪堪遮住脚踝。

    这小破庙坐落在荒山野岭,平时没什么人来往,救他的人到底是谁呢?

    诸葛亮恢复了法力,第一件事就是想找到救命恩人表达感谢。

    但他在这庙里等了几个月,都不见有第二个人来。所谓守株待兔,显然不太管用。等着等着,他打起了哈欠,然后被蜘蛛网上积起的灰尘呛到,又打了个喷嚏。

    于是他想,既然要长久住在这里,肯定是不能将就的。

    趁着春暖花开,天气晴朗,他自己动手,把小破庙上下打扫整理了一遍,又重新修缮——他法术练得好,做起来并不费什么工夫。

    诸葛亮考虑得很周到。

    首先要自己住得舒适,修仙修的是心,身体上可不能太委屈自己,其次,只要条件好了,才能吸引过路客人住下,来往的人多了,找到救命恩人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

    先解决了住宿问题,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吃食。

    深山里客观条件不行,但他会法术呀。

    辟谷,是不可能辟谷的。民以食为天,如果修仙的代价是舍弃舌尖上的美味,那也没多少人愿意修仙了。

    诸葛亮兴致勃勃,一旦有了计划,就立即决定实施,有条不紊地操持起来。先在四周空地开垦出田地,又引来水渠,用山泉灌溉,纯天然无公害——捏个法诀,连杀虫剂都不用。

    又几个月下来,他一直忙里忙外,不知不觉把当初的小破庙开成了一家五星级客栈,还找了几个跑腿小二,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反倒把报恩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

    过了深秋,山里的旅人又稀少起来,诸葛亮把清闲的跑腿们打发去城里进货,自己一个守着客栈。

    正巧一个过路书生前来投宿,夜间昏暗,烛火摇曳,映出他俊朗的容貌。

    诸葛亮掀起门帘打量,被书生一眼扫过来,撞了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