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悠姐和清妍姐,你们一个老师,一个警察,隔行如隔山,是怎么认识的?”

    “我们是大学同学。”

    “大学同学。我还以为清妍姐是公安大学出来的。”

    “她不喜欢当老师,毕业就考公务员,考到我们镇上来了。”

    “清妍姐家是哪个区的?”

    “荔花区,到时候调回去了,找你玩。”

    ……

    人逢知己千言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样谈开之后,没用多久,陆兮她们就熟络了起来。

    谈了将近一个小时,宋诗悠提议到外面走走,于是一行四个人结账离开了水吧。

    再来镇是个人口大镇,时至年关,外出的人几乎都回来过年,平常稍嫌冷清的街道。此时熙熙攘攘了起来。

    除非兴趣,不然陆兮做任何事情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像逛街压马路这种漫无目的的事情,她向来敬而远之。

    但看看旁边的三哥陆计晨。再看看两位女士,她默默跟了上去。

    在中心小学附近的一片空地上,围了一群人,透过缝隙,发现那是一个手写对联摊。

    除夕就到,家家户户需要张贴对联。大部分人会因为方便购买印刷出来的对联,但也有人喜欢买手写体。

    有需求就有供给。每年差不多这个时候,镇上就会出现这种手写对联摊档。

    顾客想要写什么。告诉写对联的档主,档主当场一挥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