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来了,沅舒窈收敛了些许外露的情绪,站起身一手握书,一手抚在门框上对他抿唇一笑,如淡雅的荷花。

    “看了几首诗,有感于革命先辈苦中作乐的精神,对比我现下的境况,只觉得我们不能自怨自艾,应当打起精神迎接挑战。”

    赵言诚:“……”想到小沅同志上工时的表现,赵言诚勉强忍住一言难尽的表情,点头给予一定的肯定:“小沅同志思想觉悟一向很高。”

    不过思想觉悟高,不代表行动力也高。

    沅舒窈一点也没发现他言词下的意思,意气风发地抬起下巴,把视线放远,看着远处的大山,就像在看自己即将奔赴的战场。

    赵言诚苦恼地挠了挠下巴的胡茬子,心里琢磨着明天要把小沅同志安排到哪里更合适。

    既要让她觉得自己受到了重用,又不能真的累到她。

    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赵言诚陪着说了会儿话就离开了,他还有不少事需要忙。

    傍晚,乌龙山上的喇叭响起义勇军进行曲,地里的社员就像是一群蚂蚁,陆陆续续从各处山坡地里汇聚着往山下走。

    李红跟周芬芳一起,在山脚下水库边洗了手脚。

    从另一座山上下来的三个男知青也到了。

    其中一个戴眼镜,长相文气十足的男知青看见李红跟周芬芳,就迫不及待地询问:“他们都说小沅同志回来了?是不是真的?”

    这人叫王博,跟沅舒窈是一批次下来的知青,过来的路上就对沅舒窈一见钟情了,不说知青点,就是整个红星大队的人都知道他对沅舒窈有那个心思。

    李红眼神一暗,垂着眼睫毛没说话,低头继续撩水洗脸。

    王博家里条件不错,父母是双职工,每个月都会寄包裹来,家里孩子也差不多都安置好了。

    换言之,下一个要安置的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