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陈氏也没多问,这些年下来,她也只求丈夫,儿女各个平安。更没想着让丈夫兑现当初那封妻荫子的承诺。

    其实李靖回来之后不久,李端便派了人来,邀李靖过府一叙。

    李靖没搭理,见了面说什么呢?是让人看看自己落拓模样呢。还是屈身俯首,丢了以往的恩怨,给他大哥鞍前马后的效力?

    相见不如不见。李靖也没心思再跟人虚与委蛇。

    为了维持家用,李靖干脆将他视若珍宝的藏书都拿了出来。这些都是他历年来收集的书册,其中犹以兵书居多。

    这会儿。他一股脑的都卖给了那些藏书大家,大部分都给了牛府的藏,当年他以师称之的吏部尚书牛弘已殁,家中子弟没有一个能让李靖看的上眼的人物。

    只是牛府家的藏,确实建的好,子孙也很看重,李靖也就做个顺水人情,将自己的书册大部分都给了他们。

    李靖也没换别的东西,只换粮食和食盐。

    别看京师粮价腾贵,李靖却知道,京师这些大门户,家中不存个两三年的粮食,那都说不过去。

    也就是说,谁要狠狠心,抄了这些京师门阀府邸,不说招募一支大军平叛天下吧,也能让关西安稳下来了。

    可如此时节,谁又敢这么做呢?

    于是,李靖家里的粮食,也能吃个两三年了。

    可李靖此时却为牛家子孙的小气苦笑不已,不说其他,只说那几本珍本,都是绝世之物,如今……却只换了这点粮食,牛家人还做出一副大方的嘴脸,他也是无言以对了。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李靖治政地方多年得到的经验。

    随后他又让元老头带着人,用粮食去换了些鸡仔回来。

    是的,牛羊是不用想了,弄回来也只能吃肉,不是长久之计。

    当然,鸡肉也非士大夫应该吃的东西,可这个时节,李靖不管那么多了,有粮必须有肉,鸡蛋和鸡肉,才是活人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