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努力化之于流水,范弗里特将军不是不想战胜志愿军,只是他感觉根本无法去战胜这支强军,汪洋当初的刺杀让他还历历在目,他纵是不甘也不得不认可战役的失败,当然由于上甘岭的惨败,范弗里特这个倔犟的老军人明白,美利坚合众国需要一个体面的战败理由,同样也需要一个让国民泄愤的对像,而他范弗里特凭现的战绩再合适不过了,他在军队中的日子和当初号称‘不死的老兵’麦克阿瑟将军一样到头了。

    所以在与艾森豪威尔的会见之后,本因作为战场指挥官的他应该向总统战地述职的,可是当着众人无比诡异的场面是,艾森豪威尔总统什么也没问,而范弗里特将军也配合地似乎‘忘记’了这个任务。

    但紧接之后的结果是,2个月后范弗里特将军就被调回国内,不久解职退役,他一生中打的最后一场战争不但毁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同时由于他的爱子也在朝鲜战场上服役,却可没有艾森豪威尔总统那么好命,老艾的儿子在还美步兵营里滋润地当着少校,而他的儿子却在一场战场上失去了性命。

    不过,相对于‘不死的老兵’麦克阿瑟被杜鲁门无情‘解雇’不同,艾森豪威尔还是挺有人情味,最后让他升了上将军衔才让他解职退役,也未偿不是他最好的一个结局了。

    说实话,艾森豪威尔心有不甘,其实对范弗里特将军还是相当不满意的。

    因为他没有忘记美国介入朝鲜之初时自己的大话:“我国既已诉诸武力,就必须保证成功。”

    可是没想到他才刚上任,志愿军就给了他迎头棒,而且作为新任总统,当他根据各种情报的整理,然后又在朝鲜战场观察了这么一段时间后,理智和现实却告诉他,再也不能打下去了。

    但是艾森豪威尔总统想到在竞选时,他向全美国人民许诺过:“和平事业是自由人民眼中的瑰宝,新政府的第一个任务便是结束这场涉及美国千家万户、孕育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危险的悲剧冲突。”

    所以他马上就想到,仗竟然不能打下去,那么他也要为:“体面的停战协定而努力”。

    不过,艾森豪威尔总统还是要面子的,他不可能心甘情愿地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不能胜利结束战争的总统而载入史册。

    另外,共和党右翼势力的面子不能不照顾,毕竟他是被这些人推上台的,杜勒斯、麦克阿瑟、麦卡锡、塔夫脱……都是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时的有力支持者,他们早就在嚷嚷:“在共和党取得政权后,全力打赢这场战争。”

    所以即使贵为总统,艾森豪威尔就算知道仗不能打下去了,他也不敢不听他们的意见。

    在从朝鲜回美国的途中,艾森豪威尔难以按捺自己的好斗之心,他决定再冒一次险,召集军政大员开会研究战场下一步行动。他后来回忆:

    “战地指挥官们同意,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谈判还不成功,我们唯一的办法最后只能是不顾一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进攻。”

    在这次会议中艾森豪威尔作了结论:“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条固定不变的战线上,继续承受着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伤亡。小山丘上的小规模进攻是不可能结束这场战争的……我们不能容忍朝鲜冲突无限期继续下去。”

    克拉克当然要投以前的老上级、现在的新总统所好,他赶紧炮制出《8-52作战计划》,妄想以大规模攻势打到平壤至元山一线。在这个纯属痴人说梦的计划里,他们又想到在志愿军阵地后方大规模两栖登陆和轰炸突击中国境内目标了。2个南朝鲜新建步兵师,6个独立团,28个炮兵营匆匆忙忙组建了,登陆演习、空降作战演习频繁地进行,大批特务潜往北朝鲜……

    听到克拉克的这个军事计划,说实话艾森豪威尔总统还是相当的心动的,大年过后他正式就职时发表“国情咨文”,宣称:“自由世界不能无限期地处于瘫痪的紧张状态中……我现在下令第7舰队不能再用于保卫共产党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