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再平常不过的目光,但小厮却瞬间感觉背脊发凉,连换茶盏的手都不自觉地微微发起抖来。

    苏媺是侧对着小厮的,并没有发现小厮的异样,见其添好了茶,便继续道:“你家公子听说什么?”

    小厮咽了咽紧张的口水,瞄了眼自家公子,碰上那双冷目,心中又是一抖。思索借口间额头已沁出了细汗,只能硬着头皮道:“我家公子听说夫人这几日胃口不好,又得知荔枝已到了驿站,便先去取了些回来。”

    卫家大夫人身子弱,对吃食极为挑剔,这是众所周知的,苏媺完全没有怀疑这话的真假,颇有些不好意思道:“早知道是你特意给你娘取的荔枝,我方才就不贪嘴了。”

    卫湛不甚在意:“她身子不好,吃不了多少,放着也糟蹋了。”

    就算大夫人吃不了,卫家还有其他的小姐和夫人呢,肯定糟蹋不了,他却拿来给了她。

    要说对她不上心,谁信呐。

    苏媺心底乐滋滋的,也不想揭穿他。

    几人谈笑间画舫很快便到了东湖。

    丰阳城要说最热闹繁华的销金窟,便是东西两湖了。西湖内因有落日阁、沉月阁两方一般人不得靠近的湖心小筑,很安静。而东湖连接着东市坊,几乎聚集了丰阳城最繁华热闹的风月名利场。卫家的霁月楼,苏家的赌坊,陈家的教坊,以及其他的一些说得上,说不上名字的铺肆街巷,全都聚集绕建在了东湖。

    东湖背靠着梅山,一到冬日,山间大片盛开的红梅与街市间楼顶屋檐上的皑皑白雪一同倒映在冷雾渺渺的东湖之上,就成了丰阳城最负盛名的景色,丰阳城的百姓便将此处戏称为梅园。

    此时临近黄昏,正是梅园最热闹的时候。

    四人下了船,陈双苓好热闹,没有陈家的拘束,自然哪哪都想瞧瞧看看,她自己什么都不缺,便嚷嚷着给许文添置东西,一会儿功夫便买了不少。

    直到许文无奈的一再央求,她才停下这种热情的关心。

    听着许文用几乎和杨洵一摸一样的声音说着那些无奈又讨饶的话,而陈双苓的目光却还在顾自地在各处物件上流连,苏媺也不由得笑出了声。

    虽然声音语调一样,甚至连身形都有些隐约的相似,但这一路上听着陈双苓和许文的说笑谈论,苏媺也真真切切能感受到许文和杨洵在性子上其实是完全相反的。

    许文有一股子书生气,性子观念有些刻板,说直接点就是迂。而杨洵不论什么时候眼底都是带笑的,生气也好高兴也罢,那张脸上的表情从来都是恰到好处,城府极深,让人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