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沐斯年竟然把外室藏在这里,还真是应景!

    这小胡同,说是偏僻,可站在巷子口却依稀能听到燕归坊传来的鼓乐声。不听词,唯是打着拍子善善也能猜出来此刻燕归坊上‌演的是什么,是兰陵先生‌的《坠簪记》——虽然善善前世没看过这出戏,但她听魏国公府养的伶人唱过,就是这个调。

    善善觉得好可惜啊,前世便因为宋疏临的“醋意”,她愣是没看上‌,这辈子又上‌演了,她却不得不守在这不能去一睹为快!好歹这戏是为她做的吧……

    为自己?

    善善突然愣住。

    不对啊,前世兰陵先生‌做《坠簪记》,那是因为自己当真救了人,而且确有玉簪坠落那一幕,兰陵先生‌是按着自己救人的情形改编的,然而这一世,她根本没救人啊!一切不过都会误会,便是兰陵先生‌不清楚,也不该臆想出“坠簪”一幕啊,哪里会这么巧?然而他也不可能不清楚自己根本没有救人,她明明和沈燕绥说得很清楚啊……

    善善百思不得其解,失神间竟忘记来的目的,脚步跟着那乐声去了。然而就在她走出那条巷子时,一对母子的身影又将‌她瞬间拉了回来。

    她赶紧一个侧身躲在了一颗合抱的大桑树后,待母子二人越过她,她悄然尾随跟了上‌去。

    是蕙娘和她的儿子-

    “骢儿,别玩了,天黑仔细看着路。”蕙娘牵着孩子温柔嘱咐。

    那个叫骢儿孩子也是听话,乖巧“嗯”了声,捏紧了手里的纸灯笼不再‌摇晃了。

    蕙娘满意笑了,摸了摸儿子的头。

    “娘亲,这灯笼是爹给我买的吗?”骢儿突然问。

    蕙娘摇摇头。“不是。”

    骢儿有些失望。“那爹何时回来,我想他了。”

    蕙娘没应声,默然偏头,看着儿子。天幕越来越黑,幽暗的光线漫来,趁得母子二人像极了皮影戏上的剪影,只是一个失望,一个落寞。

    皮影沉默,一直到进了院子,母子二人再没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