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金发青年远远看见她手里的衣服,眼睛一亮,快速越过人群走了过来。

    “这件衣服怎么买?”他用的是蹩脚的中文。

    “250块一件,只收美刀。”她笑着用俄语交流,青年见可以用母语,开始讲价,“能够便宜一点吗?”

    “购买五件以上220美刀一件,购买十件只要200美刀一件。”余意笑眯眯的回答,拿起衣服展示给他看,:“质量好,真羽绒,颜色漂亮。”

    青年点点头,下单,“我要十件。”

    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类青年都是本钱小,语言不通,没法出国拿货,只能在列车里淘货,到下一站就会立刻把货物转卖,挣点快钱。

    他们淘货有了经验,还会学中国人讲价。

    余意给的批发优惠价让他很满意,买了以后,又去叫了同伴过来下单。

    还没到伊尔库茨克,她手里的二百件货物就卖光了。

    高高兴兴的数着4万块美刀,喜滋滋的去找张寅吃早饭。

    张寅他们带的不到1000件衣服,卖得不急不慢,俄罗斯什么物资都紧缺,就算是到了莫斯科,再脱手也很方便。

    他们合起来也就卖了90件出去,零售价格,250美刀一件。余意跟他说过,能不收卢布就不收。

    除了通货膨胀的原因,还能省手续费。即使卢布给得多,他们还得去兑换点兑换。现金兑换的过程也容易招人惦记,中途被抢了的中国商人很多。

    所以尽量让他们本国人兑换好了美金再来买货。

    张莹见到余意完好无损的过来,还一年喜气洋洋的。悬着一晚上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妹妹,这么高兴,你们和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