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估计洪承畴当初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刻薄的守土官。

    朱东这四百来人,整整三个月,只拿到了半个月的军饷,而且银子是发乌的,粮食是发霉的。军饷被克扣的如此厉害,还被近乎于虐待的对待,士卒们早就极度不满,若不是朱东在队伍中威望极高,死命弹压,只怕这些士卒早就哗变了。

    但现在,也是再难忍下去了。

    今日这一番好打,更是如导火索一般,现在军营中群情汹涌,不少人都是摩拳擦掌,要大干一番。

    给朱东擦药的,是他的结义兄弟,名唤作吕助,两人也是多年的老弟兄了,因此说起话来就没什么遮掩。

    “大哥,现在弟兄们都是愤恨的紧,章承那狗杂碎,这些时日来这般羞辱咱们,还不给发银子,今日寻了个由头儿就是一阵好打,三子他们给活活打死了。弟兄们现在都商量着,要好好闹一番!”

    吕助一边给他擦药,一边低声道:“大哥,咱们这些年都跟着你,你还得给咱们拿个主意!”

    “只要你说一句,咱们现在立刻就冲进县衙,拿了那杂碎的狗头!”

    朱东脸上却是一阵阴晴不定,拳头攥紧了又松开,迟迟无法决断。

    吕助一瞧有些急了,道:“大哥,你还要忍那狗官?”

    朱东苦笑一声:“老二,凡事不能冲动,你得多想想啊!”

    今日朱东在城墙之上,其实也是对章承起了杀心,只是当心情平复下来之后,再仔细一想,却是没了这个胆子。

    为何老百姓实在是给逼的没活路了才会造反?还不是因为后果实在是太过严重。

    只要是造反了,那肯定就是诛灭九族,没有任何侥幸的可能。

    对于老百姓来说是这样,对于朱东他们这些军兵来说更是这样,甚至他们的顾忌还要更多一些。因为他们不是本地人,家眷都在延绥镇。老百姓们通常是在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造反,当他们豁出去了,揭竿而起的时候,还可以带着亲眷一起造反,至少他们和亲眷都在一个地方,不用担心亲眷被官府杀了——要杀,也是一块被杀。而这些军兵,他们要是哗变造反的话,消息传回延绥镇,那么他们的家眷必然不幸。

    延绥镇本来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发源地之一,像是高迎祥,罗汝才这些,都是延绥镇人。但由于洪承畴前些年在那里的治理,很是绞杀了一番流寇,因此整体局面还是不错的,可以说是看不到几个流寇的,官府的力量还非常强大。

    官府的力量越强大,他们的家眷就死得越快。